新闻
2023年5月
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明爱粉岭陈震夏中学 - 2023年5月
「震夏情常在」 倡智能情意教育 具人情温度的创科学习 栽种爱德与智慧
明爱粉岭陈震夏中学创校多年,一直秉持天主教的办学精神,以「忠诚勤朴、敬主爱人」为校训,视学生为学校的主体,矢志让新生代得到全面成长和优质的教育。何应翰校长回顾树人之路,他提出高效能的学与教除了需要出色而可持续发展的校内课程;同时亦讲求不同科组的跨科协作,为学生打造融会贯通的知识观,「当中还有不得不提的『情意教育』,『情意教育』重视自我确立、自我管理、自我期望、情绪管理和抗逆能力,能提升孩子的自尊感,有效引导他们达成自我实现的理想,并成为终身学习者。因此我校一直致力为学生设计情意发展与智能发展合一的课程与活动,使其于『观察』、『学习』和『回馈』的过程中,同步提升『知识』、『能力』和『态度』。」
从配套到课程 深化 STEAM 教育
在办学团体的鼎力支持下,学校的创科教育一直为学界的领头先锋,再加上何校长开明的管理态度,他积极鼓励校内不同科组进行协作教学,并将 STEAM 教育融入不同学科课程,同时配合校内适异教学,让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都能建立学习的动力和潜能,再借由不同的专题开发深度学习经历,带动情意与智能发展双轨并行。
「回顾我校 STEAM 教育之路,其实早年校内老师已大胆发展创科教育,善用教育局的支援,建立独立的 STEM 教室,让同学在课上或课后也能到内创作,培养他们对创科学习的兴趣;其后,教学团队又于课程上,将过往的电脑科和科技科合并,设立『创新科技科』,课堂上结合不同的科技技术和社会议题,如『软餐设计』和『创科护老产品』等作为教学支架,让同学了解科技背后的人文关怀,鼓励他们学以致用,并将其学习成果回馈社会,达至智能发展与情意教育相辅相成。」何校长简介道。
走进社区 设有温度的科技学习
学生上网课成为疫情时的教学新常态,但却削弱了学生亲身接触社区的机会,减少了社交和人际交流。然而,早于疫情前,学校已于「创新科技科」中,鼓励学生了解老年人口的需要,发明以长者为服务对象的科技产品。为了让学生能更了解长者的生活,老师更会与同学前往区内的老人院探访长者,在得知香港老人院舍的人均活动空间仅六点余米后,师生更为院舍设计了不同的健康与游乐设备,如「篮球机」和「简易迷宫」等,让院舍老人能借助发明,进行大、小肌肉训练,以预防因活动不足而导致的肌肉老化与萎缩问题。
陈立礼副校长表示:「借着实地探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不同弱势社群的需要,学会以同理心关怀长者,明白『创意』虽只是脑海中灵光一闪的点子,但其实通过实践和发明,能真正回馈人的生活,令人类乃至整个世界都变得更好。」因此,校内的学与教一直强调「观察」、「学习」和「回馈」,为学生建立具自发性的深度学习经历。如学校在「环保教育」中,十分重视真实的体验,老师过去便曾与学生一同利用在连锁咖啡店取得的咖啡渣,作为种植肥料和除臭的生活好物,让学生深入了解废品再用的可能性,一同建立保育和珍惜资源的意识和价值观。
跨科合作 为长者设计可口「软餐」
何校长与其教学团队皆认为,结合情意教育的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背后的人文关系,除了能大大增加其学习动机,亦可深化课题的深度,令学生主导知识,内化所学。「过往,我们一直与学生谈爱和生命之价值,希望使他们深入了解天主教的五大核心价值——真理、义德、爱德、生命和家庭,然而比起纸上谈兵,真实地让新生代走进情意教育,使其学会同理别人的处境,利用所学为别人付出,其后收获的满足感和喜乐,更能体现天主教五大核心价值的真谛,让人真实感受到生命和美善的泉源,谦虚地为人服务。」何校长微笑道。
除了创科护老产品外,学校亦引入「食得有尊严」课程,该课程结合化学科、数学科、伦理与宗教、视艺科和创科教育,教导学生为吞咽障碍的患者制作美味而易于进食的「软餐」,同时透过过程了解崭新的 3D 打印技术和营养学。软餐外观与普通食物相似,却为果冻状,口感软绵,黏口性低,可轻易利用舌头压烂吞咽,专门替吞咽障碍患者而设的特别膳食。此外,为了令学生更了解患有吞咽障碍的长者的进食需要,学校特别邀请专业人士和软餐业界到校分享。何校长:「同学从中明白到人类随年纪老去,咀嚼吞咽及唾液分泌的能力亦会逐渐退化,另外亦认识到软餐的款式和种类原来十分丰富,包罗万象,从酒楼点心、茶餐厅叉烧饭和日式便当都应有尽有,因而大感惊讶,积极学习制作软餐。」
三部曲:搅拌、加热再塑形 从虚构人物中学「以人为本」
在专业训练下,学生过去已成功为长者设计团年饭餐单—「震夏人的爱心团年饭」。菜单中有茄汁三文鱼、蒜香西兰花、白切鸡、五谷米饭和花生汤圆,美味又应节。当日,同学在老师的协助下用心为长者制作软餐,过程需将食物加入凝固粉和水,利用搅拌机搅拌顺滑,再将搅拌好的食材倒进锅具加热,煮至流质,再倒进模具冷却凝固。制作流程不单与化学原理息息相关,同时亦涉及基本营养学,学生需要运用数学计算比例,而为了令长者有更好的进食体验,视艺科老师会在过程中教导同学摆盘的技巧。
教学团队亦别出心裁,通过构思长者虚拟人物,鼓励同学按照虚碍人物的身体状况设计软餐,以加强学生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陈副校长补充:「有关课堂特别以小组形式进行,促进同学分工合作的意识,强化他们组织和合作能力,透过一同计算食材的比例、烹煮食物、清理模具和进行摆盘,发挥团队精神,促进同侪相互学习。」软餐课程完美结合了食物科学和情意学习,让学生在为长者制作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时,同时掌握科技的好处,培育学生对社会上的人和事保持关爱精神,感受生命的珍贵。
科技融入校园 AI 纠正英语发音
学校的创科教育新颖贴地,联系人文关怀与各学科知识,老师积极活用科技工具,立意提升日常的管理和教学。过去,校内便一直善用商界常用的评估软件「Power BI」,将学生的功课、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统整为数据图表,借以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强项,方便师长加以培训及辅导。此外,何校长与教学团队亦不断引进外界的资源,促进学与教的措施和课程发展,当中包括香港大学 In-STEM 以全方位自主学习推展的校本 STEM 课程计划、「香港中文大学优质学校改进计划」 —通过全面提升评估素养优化学生学习进度 (QSIP-CEAL)、「教育局资优教育网络」和赛马会「校本多元计划」等。学校近年更多次邀请大学和教育局的课程专家到校与在校老师进行共同备课、观课和评课,用心提升学与教效能。为此,教学团队多次举行公开课,对外展示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校高效的学与教成果。
与此同时,英文科组更特别采用 AI(人工智能)技术,为中三和中四的学生设立别开新面的语音工具,借以建立无远弗届的英语会话语境,并透过人工智能技术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使其学习更得心应手。「在 AI 英语语音平台上,老师会为同学设计指定的英文文章和句子,让他们反复读诵和练习,再交由系统评分,从而了解学生的口语和拼读能力。录音档亦会成为全校的共享资源,鼓励同学向表现良好的同侪学习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最后,学生更可按需要调整难度,即便课后亦可自行训练口语读音,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陈副校长指,未来平台亦会延伸至初中课程,希望同学自中一开始便透过平台累积英语名句和词汇,同步增加读、写、听、说的能力,为日后踏入国际知识型社会作准备。
设大型 STEAM 比赛 建立教学交流平台
教育界素来重视交流与观摩学习,因此学校亦毫不吝啬向外分享创科教育上的成功经验与心得。近年更获得大专院校、科创业界、教育局和民政事务总署的支持,创立「全港青年 STEAM 比赛暨展览(由 AI 到 SI)」,作为打通教育和社会专业交流的渠道。何校长对此表示:「为推动创科教育,我们希望比赛能作为交流的平台,提供友校观摩和交流机会,因此『全港青年 STEAM 比赛暨展览(由AI 到 SI)』欢迎不同学校参与,同时更会为入围的参赛者和学校提供简介会和专业训练,希望能为香港创科教育出一分力。与此同时,我校亦希望借此机会,让学生学习如何统筹比赛,透过协助举办赛事,启发学生的领袖天赋,达至教学相长。」最后,「全港青年 STEAM 比赛暨展览(由 AI 到 SI)」一直甚具号召力,过去吸引全港数十所中、小学参与,得奖作品不但创意非凡,同时亦尽显民生关怀,均与改善社会问题及支援弱势有关,难能可贵。